金属增材制造是现在高端制造行业的热门技术,但你知道吗,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琳琅满目,从百万元级的基础型号到数百万级的高精尖系统,面对各种参数、品牌和技术术语,很多人会犯难:我到底该选哪一款?
别着急,这篇文章就是写给准备入局或正在选型金属3D打印设备的你——全是干货,看完你一定会更有判断力。
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怎么分类?
当前主流的金属3D打印设备主要基于“激光粉床熔融技术”(LPBF,又叫SLM),这项技术占据全球金属3D打印市场80%以上份额。市面上的设备大致可以分为:
常规级LPBF设备:典型层厚在30-100μm,适合中等精度、通用零部件的工业化生产;
微米级LPBF设备:典型层厚可达5-25μm,精度提升至2μm以内,表面粗糙度Ra<1μm,适用于医疗植入物、精密器件、高性能模具等领域;
定制化或多功能设备:例如可实现同步辐射下打印过程监控的实验级设备,适用于高校、科研机构。
所以第一步要问清楚:你要打印什么?你对精度、尺寸、表面质量、材料类型的要求是什么?
二、选设备,不只是看参数
很多用户在选型时只盯着“激光功率”“层厚”“成型空间”,这当然重要,但设备能不能长期稳定运行、适配你要打的材料和复杂结构,才是核心。
以云耀深维的极微系列为例,作为从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研究所走出的专业团队,他们提供的“Micro-LPBF”设备,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关键突破:
1. 精度与表面质量双优
常规打印Ra为7-20μm,而其设备Ra可控制在0.8-2.8μm之间,典型精度≥2μm,无需大量后处理,极大节省人工与时间成本。
2. 支撑结构优化
微米级设备能实现10°以上结构的无支撑打印,而常规LPBF设备在45°以下都需加支撑,拆除难、影响精度。
3. 可在线调整参数,适配研发需求
其“参数调色盘”系统支持超过200个参数实时在线调整,特别适合新材料、新工艺探索者——你可以按需修改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层厚等,甚至实现脚本化打印过程。
三、设备选择必须结合行业应用场景
你所在的行业将直接决定你需要什么类型的设备。以下是几个典型参考场景:
行业
建议选择设备
关键关注点
航空航天/能源
中大型常规LPBF设备(如Harvest系列)
强度、致密度、构件尺寸
医疗/科研
微米级高精度LPBF设备(如Precision 50/100)
精度、表面质量、生物相容材料
教学/材料开发
实验型多功能平台(如PHOTON系列)
参数开放性、材料兼容性、过程可视化
四、别忽略这些隐藏细节
在设备参数之外,选购时还要关注以下“隐藏配置”:
预热温度支持:云耀深维设备可标配200°C/选配500°C预热,对钛合金等易开裂材料尤其重要;
供粉系统安全性:是否支持快速换缸与无接触换粉,直接影响高活性材料的实验安全;
可扩展性与开放系统:是否支持后期增加多光谱监测、层间形貌识别等模块,决定了设备的生命周期。
过去很多人只盯着德国、美国品牌,现在,像云耀深维这样拥有核心技术原创能力的国产制造商,已经在高端微米级设备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不仅设备性能优越,服务、定制化能力、语言沟通等维度都更适合本地用户。
金属增材制造的门槛并不低,但选对设备就是成功的一半。你要的不是一台“贵的机器”,而是一个可以稳定、高效、长期支持你研发或生产的解决方案平台。
如果你在选型过程中仍有疑问,记得明确三件事:
你打什么?(零件结构、材质、精度要求)
打多少?(实验打样还是大批量生产)
打给谁?(是卖产品还是服务客户)
看清这些,再去选一台真正适合你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才算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

新闻中心
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要如何选择
- 相关推荐: 金属增材制造
- 关键词: 【金属增材制造】
上一个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