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知识
3D打印知识中心

金属材料3D打印机有哪些:盘点云耀深维的金属3D打印设备

常规的金属3D打印设备,已经难以满足制造业的野心。无论是航空发动机中更轻更强的部件,还是医疗领域里复杂精细的植入物,行业正逼近传统工艺的极限。面对这种需求缺口,云耀深维推出了自研的微米级金属3D打印设备,将精度、温度控制和材料兼容性推向新高度。

今天,就来盘点云耀深维的金属3D打印设备——极微系列P50S/100S,以及高精度超高温系列P-100E/150E,看看它们在金属3D打印领域带来了哪些功能突破。

极微系列:P50S/100S
极微系列被业内称作“科研型刀锋设备”。P50S与P100S的定位,是为需要亚微米精度的科研机构与高端实验室提供稳定方案。与传统LPBF设备相比,这两款设备的优势在于:
超高精度:打印精度可达2微米,层厚最低5微米;
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Ra可优于0.8微米,大幅减少后期抛光;
支撑优化:能实现10°角度的无支撑打印,复杂结构不再依赖冗余支撑件。
这些特性让极微系列尤其适合微结构研究,例如航空领域的五孔探针、传感器通道,或医疗中的微创手术工具。科研人员能够快速试错、迭代,从而缩短研发周期。

金属3D打印

高精度超高温系列:P-100E与P-150E
如果说极微系列是面向科研的“刀锋”,那么高精度超高温系列则是走向工业生产的“重器”。P-100E与P-150E不仅保留了微米级的精度,同时提供高达500℃的超高温预热能力。这意味着设备能够稳定打印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材料,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热裂纹与残余应力问题。

此外,这一系列引入了:
整体换缸&无接触换粉:确保材料切换的高效与安全;
多材料打印:支持自定义层厚与梯度打印,有利于复合材料与功能梯度件的探索;
开放参数体系:研发团队可在打印过程中实时调整关键参数,增强了实验灵活性。

这类设备的客户群体,已经不止是科研机构,而是扩展到航空航天主机厂、医疗器械企业,甚至新能源车企的热管理部件研发。

技术路径与产业意义
金属3D打印机并不少见,但能够在精度、材料兼容性和产业化适配性三方面同时突破的厂商并不多。云耀深维的产品线实际上映射了金属增材制造的两条主流路径:

从科研走向应用:极微系列为探索新结构与新材料提供工具;
从应用走向产业化:高精度超高温系列则推动规模化落地。

在不同领域的客户合作中,云耀深维设备已多次亮相。业内观察人士认为,这类设备不再仅仅是展示概念,而是真正开始嵌入到产业链的试制与生产环节。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
金属3D打印的竞争已经从“能不能打”进入到“打得多精、多快、多稳”的阶段。云耀深维通过P50S/100S与P-100E/150E,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科研与产业化的两翼并举。

 

联系我们
请提交需求,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
  • 姓名*

  • 电话*

  • 邮箱l*

  • 公司名称(选填)

类型*

请选择
  • 我是代理商
  • 我是客户

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选填)

相关推荐:
  • 金属3D打印设备
联系我们
请提交需求,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公司名称(选填)

类型*

请选择
  • 我是代理商
  • 我是客户

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