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圈子里,“微米级金属精密3D打印”这个词是经常被提起,我们有的客户就按照这个词精准定位了我们技术服务,上来就咨询我们:你们是真的技术还是概念,可别糊弄我。随后我们技术团队大刀阔斧展示了我们的实力,但介于还是有小伙伴并不全面了解,特此来派我重点讲讲,这项技术究竟能带来哪些实际变化。
精度的差异,各位都知道,精度的转变都是一个很明显的技术提升,这也是我们首要强调的技术。那传统金属3D打印的精度一般在20~50微米,表面粗糙度Ra值7~20微米。而我们云耀深维的微米级金属精密打印技术,能把打印精度控制在2-10微米,表面粗糙度Ra0.8-2.8微米。
可能不太理解这个变化到底在哪里,那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家在航空领域的客户,以前用传统加工,一个零件要经过五六道工序,还要抛光打磨。换成我们云耀深维金属3D打印设备后,零件一次成型、直接装机测试,表面精度提升了近10倍,成本反而下降约30%。
所以,这不仅是“打印更细致”,而是直接改变了生产节奏和成本结构。
对于设计师来讲,支撑结构角度的优化,是一个福音。在3D打印行业,“支撑结构”是个老大难。角度一旦小于45°,打印系统就得加支撑,不然塌。
我们的技术最小10°角的无支撑打印,这让很多设计师笑出了声。

前不久,有家做医疗植入件的合作方,想打印一种带中空冷却通道的钛合金关节,以前因为结构太复杂,始终做不出来。现在用微米级技术,内部空腔一次打印成型,表面光洁度连显微镜下都挑不出毛刺。合作伙伴直呼:“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结构。”
科研人员最怕的是什么?设备参数锁死。我们的设备支持实时参数调整、多材料打印,还能做到500℃高温预热。也就是说,科研团队可以在一台机器上探索梯度材料、功能复合结构等新方向。
我们合作过一家高校材料实验室,他们用这台设备做出了铜-不锈钢复合梯度件,实现了热导率与强度兼顾。
原本这种实验要折腾几个月,现在和我们合作后,研发周期大大缩短。
细节决定体验:更安全、更稳定、更好用,高精度设备很多,但好用、安全、维护方便的少。
云耀深维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整体换缸 & 无接触换粉,操作安全不脏手;
模块化结构设计,升级不换机;
持续软件迭代,打印参数库每季度更新。
很多实验室的工程师表示,这设备“像智能手机一样”,用得越久功能越强。
“为极致而生,助创新加速。”
这是云耀深维团队的研发理念。
在过去,制造业拼的是“谁能做出来”;
而现在,拼的是“谁能做到极致”。
微米级金属精密3D打印,让企业不再受制于加工瓶颈——无论是微型喷嘴、精密齿轮、医疗植入件,还是科研结构件,都能更快落地。
3D打印知识中心
一文详解微米级金属精密3D打印技术
- 相关推荐: 微米级金属精密3D打印技术
- 关键词: 【微米级金属精密3D打印技术】
上一个
:无
下一个
:
云耀深维成熟金属增材制造方案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