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3D打印领域,如果说传统厂商还在拼打印速度、拼材料兼容,那些真正追求极致制造的企业,早就把目标瞄准了一个更高的门槛——精度。
云耀深维就是其中之一。
这家公司并不算“起点低”——它的技术根基,来自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研究所(Fraunhofer ILT),也正是LPBF(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的发源地之一。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出身,而是把这项技术在国内本土做到了极致。
十年来,云耀深维一头扎进微米级金属3D打印的窄门里,不搞噱头,不讲故事,一步步把打印精度从几十微米、提升到个位数微米,最终站稳了2微米以内的打印能力。
这不是堆参数能做到的事。背后,是材料、激光、算法、工艺四套系统一起咬合的结果。
微米级打印,不靠“看上去很厉害”,靠真本事
市面上能打金属件的设备不少,但真正进入微米级别的,却屈指可数。云耀深维之所以能做到,靠的是一整套围绕“极致控制”展开的设备体系。
比如,他们自研的Micro-LPBF打印技术,不仅把精度做到2微米以内,还把Ra(表面粗糙度)降到了0.8微米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打印完的零件直接就能用,基本不需要二次加工。
还有一点不太被外界关注,但对真正用设备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它能打印不需要支撑结构的斜面,最小角度做到10度以下。这在复杂结构建模中,极大地降低了结构受限和拆除残留的问题。
一句话概括:不仅能打,还能少打、不打没必要的支撑。
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整套“科研到制造”的设备体系
云耀深维的设备,严格来说可以分成三个系列,分别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
1. Research系列:给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用的
这一类设备更像是科研用的“测试台”。参数开放度非常高,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层厚都能调,而且支持多种材料打印,还能做到整体换缸、无接触换粉,对实验室安全很友好。
更重要的是,它预热温度能上到500℃,这对研究高熔点材料或者梯度合金的团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你是搞材料科学、增材制造基础研究的,这类设备属于工具箱级别的存在。
2. Precision系列:偏工程和工业应用
这类设备定位清晰——为高精度制造服务,强调打印质量、尺寸稳定性和复杂结构的成型能力。
比如Precision 100-SP这类产品,在医疗、航天、精密仪器这些领域,已经能胜任小批量零件替代传统加工。打个比方,它不是为造“模型”而生,而是为造“可以直接用的金属零件”而准备的。
3. Photon系列:带监测系统的智能型设备
这一系列的关键词是“监测”和“闭环”。设备配备高频视觉系统,分辨率可以做到5微米,采样频率超过30万Hz,能在打印过程中实时检测温度、能量密度、结构形貌等,未来具备走向“自诊断、自修正”的能力。
这种设备适合对质量极端敏感的领域,比如生物医疗、微型传感器、甚至MEMS器件。
现在行业风气有点浮躁,大家都在讲“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但回到设备端,真正能打动人的,从来都不是概念,而是稳定性、精度、一致性这些听起来不性感、但对工程最重要的东西。云耀深维的金属打印3D设备,就是这么一类产品:没有夸张的包装,没有噱头,但各项指标扎扎实实。对高精制造来说,越到后面,越是这种企业,才可能守住那个不被替代的底线。

新闻中心
十年积累,一次突围:云耀深维的金属3D打印机器,为何能脱颖而出?
- 相关推荐: 金属3D打印
- 关键词: 【金属3D打印】
上一个
:金属3D打印工艺步骤有哪些
下一个
:
金属3D打印强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