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印象里,3D打印机常常和塑料模型联系在一起。但在工业领域,3D打印机早已能处理金属,而且技术正在快速走向成熟。金属打印不再是实验室的试验,而是被应用在航空航天、医疗和能源设备制造中。
实现金属打印的关键是增材制造工艺。最常见的一种叫激光选区熔化(SLM),也叫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它通过激光把金属粉末熔化,再一层一层地堆叠成型。还有电子束熔化(EBM)、激光立体成形(LENS)等不同路线,都能让金属零件在打印机里“长出来”。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例如,航空发动机的燃油喷嘴内部通道非常复杂,用传统机加工方法需要多个零件拼装,而3D打印能一次性完成。2017年,美国通用电气就宣布要用金属3D打印生产数以万计的喷嘴。医疗领域也一样,钛合金的髋关节和牙科植入体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定制,打印出来后几乎不需要额外加工。
那么,3D打印机到底能打印哪些金属?目前,常用的材料包括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钛合金轻而强,常见于航空和医疗;不锈钢耐腐蚀,用在模具和工业零件;铝合金密度低,适合汽车和航天轻量化需求;镍基合金耐高温,是发动机和涡轮机的核心材料。近年来,科研人员还在尝试打印钨、钽等难熔金属,以及高熵合金,用来开发新一代高性能材料。
当然,这项技术也有难题。打印过程中金属的快速熔化和凝固容易产生裂纹和气孔,影响零件强度。不同批次的金属粉末性能可能不一致,也会带来风险。为了提高可靠性,厂商们正在改进激光控制、粉末质量和打印参数,并配合热处理和后加工工艺。
在国内,像江苏太仓的云耀深维这样的公司,正把金属3D打印设备推向更高精度。他们的设备能做到微米级控制,精度达到2微米,表面粗糙度小于1微米,还支持多材料打印。这类设备不仅能满足科研对复杂结构的需求,也让产业用户更快把新设计落地。
根据行业报告,全球金属3D打印设备销量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会突破百亿美元。随着设备性能和材料体系逐渐完善,金属3D打印正从原型制造走向批量生产。
所以,3D打印机能不能打印金属产品?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已经在发挥作用。从航空发动机到个性化医疗,从汽车零件到能源装备,金属3D打印正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工具。

新闻中心
金属3D打印:3D打印机能否打印金属产品
- 相关推荐: 金属3D打印
- 关键词: 【金属3D打印】
上一个
:无
下一个
:
金属3D打印机工厂在哪里?太仓为何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