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4日至25日于南京举办的“全球医疗器械创新大会暨第九届内镜大会”上,云耀深维作为展会上唯一一家聚焦微米级金属3D打印的国内技术公司,带着其Micro-LPBF设备及典型医疗样件亮相现场,向与会的医疗研发人员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医疗微结构制造”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可能。
医疗器械制造,为什么需要高精度3D打印?
相比传统工业领域,医疗器械对制造精度、成形能力和材料稳定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定制支架等方向,结构越来越小巧,内部形态越来越复杂。常见设计包括封闭曲面、薄壁结构、微通道、镂空减重等,这类结构不仅难以通过传统CNC或微加工手段完成,且一旦成形误差过大,将直接影响器械的功能可靠性。
因此,“打印出来”并不是唯一目标,关键在于打印后的零部件是否具备直接使用的基础——是否达到设计精度?表面是否满足装配或植入要求?是否具备稳定的材料性能?这些判断维度,对3D打印提出了实打实的门槛。
云耀深维现场展示Micro-LPBF设备及多种医疗样件
针对上述需求,云耀深维此次展出了Micro-LPBF超高精度金属增材设备,该设备面向高精度研发端与微小零部件的功能验证,具备如下技术特点:
成形精度高达2微米;
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 0.8μm以内;
支撑结构设计优化,边缘整齐,无明显烧结痕迹;
支持钛合金、镍钛合金等医疗主材打印。
展台展示了多款典型医疗结构件,包括微型植入支架、钛合金封闭腔体、超薄壁零件等,部分样件未做后处理,直接呈现打印状态。可以看出,这些部件已具备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观测的形貌细节,为后续设计迭代和使用验证提供了基础。
在设备配置上,Micro-LPBF配备高温预热模块(最高500℃)、非接触式粉末更换系统和开放参数配置,支持医疗场景中常用的高活性材料及复合工艺需求,便于做参数优化和结构验证实验。
展会收获:聚焦专业赛道,链接行业真实需求
此次大会为云耀深维提供了与医疗器械研发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少专业观众对其打印样件的细节呈现与材料适配能力表现出浓厚兴趣。
从现场反馈来看,越来越多医疗研发团队正在寻求替代性制造手段,尤其是在样机验证、定制结构开发、难加工结构制造等阶段,高精度金属3D打印展现出实际应用价值。
相比通用设备市场,医疗器械场景对精度、材料封闭性、可控性等指标要求更集中。云耀深维以其微米级的技术体系和开放灵活的研发接口,在这条非标制造路径中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定位。
技术落地:深耕非量产场景,助力国内医疗器械研发
虽然国内金属3D打印企业数量不少,但真正能做到微米级精度控制,并深入医疗场景打磨应用方案的并不多。
云耀深维的技术团队来源于德国Fraunhofer ILT研究所,具备长期科研积累与工业落地能力。近年来,其设备已在医疗机构、科研高校、企业研发中心等多个项目中投入使用。
未来,云耀深维将继续围绕高精度、可控性强、适配多材料等核心金属3D打印技术,打磨医疗器械制造的全链条打印能力,进一步探索从样件验证到小批量试制的系统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国内金属3D打印公司观察:云耀深维亮相医疗行业国际展会
- 相关推荐: 金属3D打印
- 关键词: 【金属3D打印】
上一个
:金属3D打印产品案例介绍
下一个
:
高精度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