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属3D打印材料的发展趋势,不得不提到10年前的金属3D打印设备的数据统计,早在十年前,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销量年均增长率达到50%,是同期非金属设备的三倍以上。从这里开始推理,其材料的需求量将会到达更高的地步,到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百亿美元,驱动力正是来自航空航天、能源和医疗行业。
先说金属3D打印材料
早期的金属3D打印主要依赖钛合金、不锈钢和镍基高温合金。这些材料虽然满足了航空、医疗和能源设备对强度和耐高温的要求。但是,这个市场并不会满足野心,铝合金、高熵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难熔金属(如钨、钽)已经进入研究和应用阶段。这些新材料的突破让打印零件更轻、更耐腐蚀,也更适合极端工况。材料的多样化正是这项技术在突破的一项证明。
第二,粉末质量的进步
3D打印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粉末的粒径分布、流动性和纯度。过去,粉末价格高、供应不足是制约因素。现在,国内外企业都在推进球形粉末的规模化制备,改进等离子雾化和气雾化技术,以降低成本并提升一致性。这让金属3D打印摆脱了实验室的标签,逐步埋入了工业领域。
其次,我们再讲复合制造与再制造
复合制造指的是3D打印金属零件不仅能直接成形,还能与传统加工结合,形成“打印+切削”的混合路线。但在能源、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增材再制造也正在兴起。利用3D打印修复高价值零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原材料浪费,这与当前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一致。两种方式的配合将会让整个制造业得到质的飞跃。
第四,在材料及粉末的发展下,应用也会得到大幅扩张
航空航天仍是最大的应用市场,发动机燃油喷嘴、涡轮叶片等零件已实现批量生产。医疗行业的钛合金关节、齿科植入物也在增长。汽车和消费电子是新兴方向,其今年的消费电子巨头已经应用了金属3D打印技术,轻量化的铝合金和结构复杂的不锈钢件开始在小批量生产中落地。
第五,部分企业的实力增强也会让该趋势越发明显。
以云耀深维为例,公司基于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技术,开发出微米级的超高精度金属打印设备,精度可达2-10微米,表面粗糙度0.8-2.8微米。这类设备不仅支持500度高温预热,还能多材料打印,对新型金属材料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在设备性能提升,中国厂商正在缩小与欧美领先企业的差距,金属3D打印厂商从国外VS国外,良好的竞争也会让金属3D打印更好的发展下去。
从行业的整体态势来看,3D打印金属材料已经从科研探索进入产业化快速扩展阶段。对制造企业来说,它不再只是“概念”,而是影响设计、供应链和竞争格局的重要技术。

3D打印知识中心
3D打印金属材料发展趋势
- 相关推荐: 金属3D打印材料
- 关键词: 【3D打印金属材料】
上一个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