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新闻
新闻中心

在航空与医疗赛道,云耀深维以精度定义金属3D打印新标准

在制造业的版图中,航空航天与医疗设备始终是最具挑战性的赛道。它们对金属零部件的要求几乎苛刻:每一寸表面都必须经得起极端环境考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安全。正因如此,尽管金属3D打印在过去十年间被反复提及,但真正敢于切入这两个领域的企业并不多。

争议的核心在于精度与可靠性。
在传统制造路径里,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医疗植入物的关节支架,往往要经历数月的模具开发与多重检测,才能确保达到标准。而金属3D打印虽然拥有“快速成型、几何自由”的优势,却在精度、致密度和批量一致性上,长期被质疑“不够格”。这也导致许多增材制造企业止步于工业零件和科研原型,难以跨入真正的高门槛市场。

需求却在加速释放。
随着轻量化成为航空航天发展的核心趋势,各大航空展会正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谁能制造更轻、更强、更复杂的金属部件,谁就能抢占下一代飞机与发动机的核心市场。医疗行业亦是如此,全球老龄化背景下,髋关节、牙科植入物等定制化需求暴增,行业展会一再强调对高精度、个性化植入物的迫切需求。市场需要的,不只是“能打印”的技术,而是“能稳定量产”的解决方案。

金属3D打印

在这一背景下,云耀深维这匹“黑马”横空出世

这家来自中国的金属3D打印企业,选择了最难的路:正面突破精度瓶颈。通过将打印层厚提升至0.02毫米级别,并在工艺控制与检测环节建立起严格的质量闭环,云耀深维逐步证明,金属3D打印不仅能满足科研验证,更能进入批量化生产的体系。

与多数仍停留在“概念展示”的同行不同,云耀深维已经在航空与医疗领域展开实际合作:
在航空航天场景中,其设备能够打印出高强度、复杂通道结构的零部件,既符合轻量化设计,又能确保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期服役;
在医疗领域,云耀深维的技术让定制化植入物具备更高的表面精度与稳定性,缩短了从设计到植入的周期,为外科医生和患者都带来确定性。

精度,正在成为新的行业标准。
市场数据也在印证这一趋势。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金属3D打印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约97亿美元左右,并在未来几年保持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航空与国防占比高达30%–40%,医疗植入物与相关器械则是另一大增长极。以此推算,航空与医疗相关的可寻址市场规模约在38–40亿美元区间。
在这样一个快速扩张的赛道里,云耀深维若能凭借微米级精度打开局面,其潜在商业价值同样可量化。即便只拿下0.1%的份额,也意味着每年数百万美元的营收空间;若渗透率提升至0.5%–2%,对应的年营收区间则可能扩展至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这些数字虽然建立在假设场景下,但足以说明一个现实:谁能率先在精度和批量稳定性上建立起标准,谁就能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在航空与医疗这两个在金属3D打印领域争议最激烈、门槛最高的赛道上,云耀深维选择以精度作答。它的实践正在验证一个趋势:金属3D打印的价值,不在于“快”或“炫技”,而在于能否定义标准。而标准,一旦建立,就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竞争基准。

 

联系我们
请提交需求,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
  • 姓名*

  • 电话*

  • 邮箱l*

  • 公司名称(选填)

类型*

请选择
  • 我是代理商
  • 我是客户

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选填)

相关推荐:
  • 金属3D打印设备
联系我们
请提交需求,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公司名称(选填)

类型*

请选择
  • 我是代理商
  • 我是客户

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选填)